注意力缺失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首次在20世紀初被討論。 1902年,由一位對孩童疾病有興趣的喬治史提爾(George Still)醫生在倫敦發表了相關文章。他發現一些孩子似乎停不下來,情緒容易起伏,常常惹麻煩。 ADHD的主要特徵是不專注、過動和衝動,但這些症狀多會造成他們很難遵守規則行為或者維持固定的表現。史提爾醫生認為這些兒童"對於動作控制有不正常之處。"他寫了一篇以此為主題的文章並發表在英國醫學期刊上。
美國心理學會公佈的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簡稱DSM)在1980年對於過動兒症狀作了第一次的描述,並將它稱之為"兒童期的過動反應異常。 "之後相關學者經過多次修改後,"注意力缺陷過動症"這個名詞終於產生,而它的症狀以及診斷的規範也越來越明朗。
第四版最新的精神疾病診斷手冊(DSM-Ⅳ)把ADHD過動症分成三種不同的類型:分別有"注意力缺失"、"過動"、"注意力缺陷合併過動"。在DSM-Ⅳ裡面,注意力缺陷和過動/衝動各有9種症狀,符合6種以上的症狀就可以確認診斷。同時,每一個症狀都必須在一個以上的環境中發生,比如說:在學校與在家裡。其它條件包括必須在7歲以前就觀察到相關症狀,且沒有其它的心理因素導致。使用核磁共振(MRI)與功能性掃(FMRI,可分析腦部血流量)可幫助我們了解ADHD患者,和一般人腦部結構與功能性的相異處。目前最一致的資料是小腦中間(小腦蚓部,位於腦後下端)及腦部中間區域(包括部分腦幹)的大小縮減。
過去我們認為ADHD與腦部前額葉相關。然而,事實上,大部分受ADHD困擾的人是由於小腦沒有適當地發揮功能。在過去的20年中的研究發現,小腦發育不良的人同時有ADHD的症狀。藉由功能性掃描也發現ADHD患者的小腦活躍度很低。
注意力分散的人群,他們的腦神經往往不能在較枯燥的環境下恰當地分泌和吸收多巴胺。比如:網絡遊戲上癮的人群往往依靠網絡遊戲帶來的高度刺激獲得注意力集中。一旦他們的刺激環境降低,如較枯燥的學習課程和工作,則易犯困,大腦無法在低刺激環境分泌多巴胺,而導致無法集中註意力學習。長期暴露在高刺激的網絡遊戲上,則越來越難以在日常生活簡單任務上集中註意力。多巴胺分泌過少則無法集中註意力,大腦產生過多α和θ波。多巴胺分泌過多,則過度焦慮,大腦釋放高β波。
美國哈佛大學研究發現,利他林(Ritalin,最常使用的處方藥物)可以使ADHD小腦活躍度低的地方增進活躍度。我們也知道ADHD不是單獨出現,往往合併像是讀寫困難、發展性協調困難、甚至自閉症。這暗示了腦部多區域或是單區域功能不良會影響多區域整合聯結。有一些獨立研究,支持這些診斷,其實都是由於小腦機能所造成的。
我們知道,目前多動症患兒越來越多了,那多動症的患病率到底是多少?隨著國際上有關多動症診斷標準的逐漸統一,現在國內外學者報導的過動兒患病率已比較接近,如美國3.4-4.7\%、德國3.9\%-9.0\%、日本4\%、澳大利亞7.5\%-11\% 、新西蘭3.0\%、巴西5.8\%。近年來,我國各地報導的多動症患病率約為1.3\%-13.4\%。
綜合國內7項大型的調查研究顯示,我國兒童多動症的患病率為4.31\%-5.83\%。目前國外學者一般認為,多動症的患病率約為3\%-6\%。
多動症是兒童期最為常見的一種心理行為障礙,已引起了廣大家長、老師、醫務工作者及全社會的廣泛關注。患了多動症後,尤其是重症或有共病的患兒,如果不能得到及時的診斷和治療,病情會逐漸加重,不僅會影響自己的學習和生活,而且還會給家庭、學校和社會造成極大的傷害,也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
ADD(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注意力缺陷障礙,這個名詞首先於1980年出版的DSM第三版出現。在1987年出版的修訂本中,才改用現在的名稱。這個病症在台灣被稱為註意力缺陷過動症,在香港被稱為專注力失調過度活躍症,而在日本則被稱為註意欠陷多動性障害。在韓國則被稱為註意力缺乏過剩行動障礙。目前被稱為註意力缺陷免疫綜合症。
除了ADHD或ADD以外,過去也曾採用過度活躍症或多動綜合症(Hyperkinetic Syndrome,簡稱HKS);微細腦損傷、微細腦機能障礙(Minimal Cerebral Dysfunction,簡稱MCD)等各種名稱。此外,外國出版物有時為了迴避"disorder"這一個比較負面的詞語,會改稱為Attention-Deficit Syndrome(注意力不足候群,簡稱ADS)。
上一篇文章:全腦開發提升記憶力
下一篇文章:ADHD過動症的根源解釋
0800-5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