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灣,每10個兒童中就有壹個是過動兒,人數約是氣喘兒的壹半。但他們絕大多數沒被發現出來,在打罵與忽視中成長,孩子究竟是坐不住,還是過動?
「妳為什麼做事總是丟三落四、忘東忘西?」
「妳為什麼不乖乖坐好,壹定要跑來跑去?」
「講過好幾遍的話,為什麼妳都記不住?為什麼妳總是講不聽?」
如果,上述的對話會在家裏天天出現,妳要開始當心孩子會不會是個過動兒。
之前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洪儷瑜教授調查,臺北市某國小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盛行率為11.7%,也就是說,每10個小朋友中,會有1個以上的過動兒。
這群過動兒看起來和其他孩子沒什麼兩樣,容易被忽略,當成是不聽話的孩子,如在壹場混亂中長大。
分心不是我的錯
臺北馬偕兒童身心科醫師臧汝芬也曾針對臺北某國小進行研究發現,該校1000名學童中,有84位過動兒。可是,學校輔導室只有10個過動兒登記在案,等於有74位過動兒沒被找出來,沒有人知道他們會成長得多麼辛苦,臧汝芬醫師說。
父母會覺得,這小孩身體就像裝了個馬達。從早上壹睜開眼,他就呈現忙碌狀態,爬上爬下,手腳動個不停,咬手指,走路愛摸墻壁,隨便碰壹下也好,才覺得舒服。
這個孩子從小就令人不放心,沒人盯著,事情就做不完。功課寫沒兩個字,就開始玩鉛筆、找人講話、起身離開喝水、上廁所,摸上個把鐘頭,功課還是沒寫完。
學校老師經常抱怨,為什麼小孩上課總是不專心,愛講話,不能乖乖坐好,容易和別的小朋友爭吵、打架,很不合群。
其實,這個孩子不是缺乏管教,也不是天生的劣根性,而是大腦神經通道出了問題,導致他特別容易有分心、沖動和過動的行為。
對過動兒來說,專心是件很困難的事。他的注意力不是沒有,而是發展比較慢,像7歲的過動兒,可能注意力只有5歲。
過動兒上課非常辛苦,他無法對準焦距,聚焦到老師的上課內容,而是外界所有刺激進入大腦,每個訊息都是同等重要,不知道哪些訊息要多放些心神處理,哪些訊息是不用理會的。
不只是黑板上的ㄅ、ㄆ、ㄇ,他還會注意到黑板乾不乾凈,地上剛有只蟑螂爬過,電風扇轉動的聲音,外面樹影搖晃。每個刺激進來,他都回應,不時冒出和上課內容無關的話,「老師,校長來了」、「老師,他沒穿襪子」等等。
好不容易,這孩子焦距對準了老師說的話,偏偏只能聽上三、五分鐘,心思很快又飛掉,開始想別的事情,學習效果大打折扣。
等上了小學三、四年級,他上課就像頂著大石頭,屁股有蟲爬,手腳也很癢,課聽不進去,老師特別盯他,下了課,也沒有同學跟他玩,他開始不想上學。
和上述沖動型過動兒不同,還有另壹類屬於不專心型的過動兒。他們總是安安靜靜,躲在自己的世界,上課老愛看窗外,整天在作白日夢,跟同學處得不錯,只是功課不好,忘東忘西,父母只覺得這孩子很麻煩。
等到國、高中,這孩子讀得愈來愈辛苦,功課明顯退步,常覺得「有讀進不去」,讀了好多遍但不知道讀到哪裏去,變得自卑,對自己沒有信心。
上一篇文章:如何幫助孩子解決注意力不集中問題?
下一篇文章:過動兒的成長需引起父母的關註
0800-5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