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灣、香港等地較早就有這方面的研究與訓練。大陸最早進行系統研究的的呂煥敏、王順弘等老師。他們通過研究發現,兒童早期進行專注力訓練,是保證孩子以後學習的關鍵。其實,只要家長瞭解了專注力訓練的方法,完全可以在家庭中開展。
1、搭積木
2、拼圖
3、可以拆裝的玩具
4、穿珠子
5、看書
6、聽故事
7、走直線,大一點可以走平衡木。
8、讓孩子通過一些家務勞動鍛煉專注力,
比如,剝雞蛋殼,剝紅薯皮,剝大蒜,摘豆芽,等等。有一些活動以前我的博文中都介紹過的,笑笑幹起活來那是相當認真,呵呵。
9、找相同,找不同。
現在有很多這樣的的圖書,讓孩子從兩副圖片中“找相同”,比如老奶奶都戴著眼鏡,或者,小女孩都穿著紅顏色的裙子。這個過程,需要孩子仔細地觀察,專注力地思考。相反的就是“找不同”,例如一幅圖片上有太陽、小樹、花朵、小鳥、小白兔,另一幅圖片乍看起來類似,但是樹上多了一個猴子,讓孩子仔細看完前一幅,再看後一幅,問他兩幅圖片有哪些不同,但不准翻書。按照難易程度,可以循序漸進。同樣,這個遊戲對孩子的專注力和記憶力都是不錯的訓練哦。
10、讓孩子跟著媽媽“鸚鵡學舌”。
媽媽說幾個數字,或者一個詞語、一句話,請孩子重複出來,內容可以越來越長。呵呵,別看這個遊戲很簡單,但是能夠培養寶寶認真“聽”的習慣,也會讓寶寶樂此不疲。
11、講故事的時候,故弄玄虛“賣關子”。
我常常會在講故事的中間向孩子提問:哎呀我忘了,剛才講到哪兒了?剛才遇到的那個事情你說該怎麼解決?你能不能猜猜這個故事的結尾?小白兔最後到底怎麼樣了?等等。這就“逼”著孩子不得不集中專注力來聽。
幾個溫馨提示
1、孩子的專注力因年齡而異,不要強求。
不同年齡階段孩子的專注力是不一樣的,越小的孩子能夠專注的時間越短。一般情況下,3歲孩子能集中注意5分鐘,4歲孩子能集中注意10分鐘,5~7歲的孩子15分鐘,7~10歲的孩子20分鐘,10~12歲的孩子25分鐘左右,12歲以後的孩子集中專注力半個小時左右。所以,“做事情三分鐘熱度”,對於三歲以下的小寶寶來說,已經很不錯啦。
2、不能急功近利,注意勞逸結合。
有些家長看見孩子坐不下來,就對孩子喊:“不要亂跑”、“不要亂動”等等,這都是無效的教育方式,可能還會適得其反。別著急,孩子需要你的耐心,和有效的“刺激”。另外,注意勞逸結合,學校上課還有課間休息呢,所以,適度的放鬆,讓孩子和你一起唱唱歌、做做操,緩解疲勞,接下來的時間才能集中專注力。
3、每次延長一點時間。
如果剛開始訓練孩子的專注力,不要一下子定很高的標準,先是2分鐘,然後3分鐘,5分鐘,每次延長一點點。做遊戲,講故事,看書,都可以如此。
上一篇文章:釋放工作壓力
下一篇文章:失眠解決方法介紹
0800-5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