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和老師必須了解到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是因為孩子在生理上的缺陷,造成腦部在發育的過程中,自我控制出了問題。所以家長當知道孩子是個過動兒的時候,經常問的一件事情就是:「那麼我該怎麼辦?」我想這的確是一個令人相當煩惱的問題。我想當確定孩子是個過動兒的時候,我建議家長先去思考自己的接受程度和心情。有的人會深深的自責,怪罪自己以前都用打罵的教育。有的人則不以為然,認為是醫生危言聳聽隨便講講。孩子的過動兒症狀和學習與父母親的教養態度有很大的關係。因此以下提供一些教養過動兒的基本原則,來協助家長面對孩子的問題。
第一點:運用即時的回饋。通常人類行為的形成是經由一個刺激引起一個反應。如果伴隨一個增強物的效果,如此容易造成反應模式的建立。過動兒比起一般孩子對於他們的行為或活動需要更即時的回饋。有的家長告訴孩子:「只要你乖乖聽話十天,我就帶你去玩。」這是一個典型的錯誤示範。首先什麼是乖乖的聽話,孩子並不清楚什麼是父母親期待的正面行為。另外十天的範圍是否超過孩子能夠忍受的程度?如果孩子無法忍受,他根本就不會配合。所以父母給孩子的回饋要專一清楚,並且盡量就在行為發生之後。這樣對過動兒在發展出好行為,以及維持養成良好的習慣有很大的幫助。給孩子的回饋包括讚美、鼓勵或是身體上的擁抱。或是可以給他獎賞,例如他能擁有更多的權利,或是帶他去買想要吃的東西。
父母要記得把觀察到的好行為,用口語的方式表達出來。或是利用計點、代幣或標籤等方式,有系統的修飾孩子行為模式。幾個月之後一定會有相當的成效。但是往往我看到家長常常把一些輕微的改變視為理所當然,而錯失改變孩子行為的黃金時機。我們要知道行為的改變絕非一朝一夕,他必須經由不斷的修正而逐漸養成行為的習慣。不管給予孩子的回饋的本質是什麼,如果我們越能提供孩子即時的回饋,對過動兒的問題行為越有效。而即時的回饋就像是增強物一樣,可以幫助過動兒發展和維持正面的好行為。
第二點:在處罰之前先訓練孩子的動機。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避免在一開始就用處罰的方式,來壓制我們不期望孩子的行為。要記住在訓練孩子行為改變計劃時,鼓勵正面行為優先於處罰負面的行為。例如先鼓勵孩子養成好的習慣一個星期之後,然後才開始處罰我們所不想要的反抗行為。要注意的是處罰盡量是輕微,而並不是把自己的情緒發洩在孩子的身上。並且只是針對某一個特別的負面行為。
往往家長看到孩子不當的行為就會亂槍打鳥,把過去不相關的陳年老帳都搬出來處罰。例如說:「你每次都是這樣!」「你就是這樣不聽話!」這樣不但沒有用,反而容易造成反效果。孩子未必每次都犯錯,但是如果孩子覺得父母抹滅他過去曾經有過的努力,他更容易自暴自棄而不跟家長配合。然而什麼是正面行為或是負面必須重新定義清楚,要根據孩子能夠理解的程度來告訴他,讓他很清楚的知道行為範圍的極限。鼓勵孩子養成正面的行為習慣和動機,比起負面的責難處罰更為有效。想想看當我們去參觀海洋公園觀賞海豚表演的時候,馴獸師不也都是在牠們跳完表演之後,立刻給予小食物來當成行為訓練的增強物嗎?訓練孩子的好行為也是如此。
第三點:運用頻繁的鼓勵。對於過動兒他們需要更多更頻繁的回饋和鼓勵。家長可以在孩子容易看得到的地方貼上標籤或大字報,提醒他要注意的事情。例如在門口的背後、浴室裡的鏡子或是冰箱門口的把手。或是利用一個計時器的方式,把每天孩子要做的事情按照約定的時刻表來完成。或是鼓勵孩子和計時器或鬧鐘做比賽,看誰先在既定的時間內把該完成的事情做完。當孩子做到的話,別忘了給予他即時的讚美和獎賞。如果他不能完成的話,必要時給予適度的處罰。我們發現當孩子能夠得到父母親即時而且經常的鼓勵和獎賞之下,對於過動兒的改變十分顯著。另外如果在限定的時間內要完成的功課太多,無妨幫孩子分配成幾個小部分,然後逐一完成。這樣子小孩也比較能夠接受。
第四點:要有一致性。首先照顧者對孩子的要求必須時間一致。也就是說對孩子的規定,不能因為時間或情境的急迫而改變對孩子的要求和期待。例如家長為了趕時間,也許小孩還在拖拖拉拉,家長就放棄原有的規定。對孩子而言,他可能會覺得為什麼對他的要求標準會改變。於是下次他也可能如法炮製。因為他知道只要他耍賴的時候,父母就有可能將就他。所以對孩子作行為改變訓練的時候,不要因為孩子沒有產生即時的改變或配合,就輕易的失去信心而放棄。我們要了解行為改變的修飾,就好像是吃藥一樣,要有一定的時間來到藥物作用的效果。同樣的當嘗試一個新行為改變的計劃時,至少也要實施一兩個星期才能決定這樣是否有效。其次情境要一致。有時候孩子在家裡管的動,可是一旦到了外面,就像脫韁野馬管不住,例如餐廳或百貨公司或到別人家裡。要訓練過動兒知道這些原則和後果,儘可能的在家施行的原則依舊適用在家裡以外。其三,父母親在管教孩子的態度必須一致。因為父母來自不同的原生家庭,所以對孩子的要求當然也會不一樣。但是絕不可以一方在處罰孩子,而另一方在旁反對甚至還扯後腿。否則這樣會造成孩子的比較和價值判斷的混淆,造成無所適從。另外對父母的信任感也會大打折扣。
第五點:運用更大的鼓勵。通常過動兒對獎賞和事情的後果他們的敏感度比較低,所以我們必須運用更強而有力的獎賞鼓勵,來刺激他的動機、遵守規矩和表現良好。獎賞的方式並不見得只有口頭的讚美,還可以包括身體的擁抱、擁有特權、點心飲料或實質的獎賞等,例如玩具或是可以收集的物品。對一般的孩子而言,也許利用內在的鼓勵方式就可以刺激他的動機。所以當我們了解到過動兒在生理方面的缺陷時,我們就應該運用更大的或實值的鼓勵方式,來協助孩子達到和維持正面的好行為。當然是否以錢來當成鼓勵的方式見仁見智,但我比較希望在孩子能夠接受的範圍內,以計點收集的方式來得到他想要的東西比較好。否則一旦把孩子的胃口養大,以後反而不容易收拾。
第六點:採取一個包容的觀點。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十之八九,有太多的事情是無法盡人意。照顧者要有一個體認,那就是過動兒是一個身體有缺陷的人,不是一個完美無缺的父母複製品。也許大人可以,鄰居的小孩也可以做到。但是你絕對無法要求過動兒就像其他人一樣,可以乖乖的坐在椅子上,好好的聽大人的話或老師的教導。對這樣的孩子發脾氣,甚至動手毆打處罰,並沒有解決問題的根源,甚至可能引來家長內心的愧疚自責。
上一篇文章:兒童學習障礙產生的各種原因之性格與情緒
下一篇文章:心靈音樂對孩子早期智力發育益處良多
0800-520-176